孩子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是什么原因
一、电子产品作祟
美国曾在儿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针对2623名孩子的研究,那些1-3岁常常看电视的孩子,到7岁的时候,很有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。
另一项英国的权威研究也表明,每天在屏幕前超过两个小时的孩子,出现注意力问题的概率高达67%。
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孩子,太容易被电子产品“宠坏”了。这些现代的屏幕娱乐能够让大脑大量产生多巴胺,孩子不需要付出太多注意力,就可以得到很多反馈和刺激。
而阅读不一样,它需要我们长时间的专注、耐心,付出许多精力去理解书中的内容和情节。
在这样的鲜明对比之下,孩子自然静不下心去读书。
二、.家长没做好榜样
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,他会模仿、复刻你的行为和习惯,你怎样去做事,他就会怎样。
如果孩子不爱看书,家长首先要检讨自己。
如果你空闲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,打开电视,却命令孩子去乖乖看书,怎么会成功呢?
即便成功了,孩子心里也必定是不服气的。
所以,培养习惯的第一步,就是远离“罪魁祸首”,至少在家里的阅读区域,比如书房、儿童房的一角,不要让电子产品出现。
否则,在电视、手机、iPad面前,阅读总是会成为最后一个选择。
这项规则需要全家人一起遵守,因为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。
如何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?
一、打造阅读之家,让书籍触手可及
打造阅读之家这个概念,在之前的微课中也提到过,阅读之家就是充满了书籍,话语和故事的家庭,家中的每个房间,不管是客厅、浴室、卧室、洗手间,到处都有可以阅读的东西。
我们开头提到的武亦姝,就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。
只要你想读,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读物。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自然能够诠释什么叫做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
让书籍成为家庭氛围和家庭总体印象的组成部分,让随手拿起一本书变得比随手拿起手机或者打开电视更容易,这就是阅读之家的理念。
当孩子认为读书就像吃饭、喝水一样简单自然,而不是一项必须学会的技能,必须完成的任务,我们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:让孩子自发、主动的'找书看。
二、随身带书,利用好每一个碎片时间
这一步同样是为了让书籍触手可及,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
带孩子出门的时候,只要你愿意,一定能在包里找到位置来放一本小书,一定能找到时间给孩子讲五分钟的故事,排队、等车、等餐的时候都可以,只要你愿意这么做,愿意去帮孩子培养这个习惯。
美国教育部的早期儿童纵向研究表明,那些每周至少有家人给读书三次的孩子,那么其阅读成绩进入前25%的可能性,几乎是那些家人不怎么经常给他们读书的孩子的两倍。
所以,利用好碎片时间,它能给我们带来的回报是巨大的。
三、把握好睡前讲故事时间
人如果要养成一个习惯,光靠21天的强制坚持是不行的,我们需要三个条件,分别是动力、触发器和奖励机制。
简单来讲,想要形成一个新的习惯,最好依附在一个旧的习惯上,这个旧的习惯就是触发器。利用好触发器原理,就能够帮我们把将读书植入已有习惯中。
洗澡、上床睡觉都是我们每天要做的,也就是触发器,所以在这中间再加入一步,会比突兀的开始读书更容易被孩子接受。